跳到主要內容


M3-4人才加值工程演講 陳怡君研究員講題:廢棄工廠土地轉讓風險管理

日期:2010-12-21

資料來源:健康風險管理學系 許家勳、盧聖文、李玲玲、黃雨潔及盧聖文同學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本次演講邀請到工研院綠能所水科技與環境分析技術組陳怡君研究員,這次演講的主題是「廢棄工廠土地轉讓風險」。陳研究員提到,在工廠營運時可能會有許許多多的物質汙染了使用的場址,在工廠廢棄之後留下了有害物質在當地,這時候就需要將遺留廠址的污染物對環境與人體的影響分析做出適合的整治方式。一開始以最保守的方式進行人體暴露風險,接著收集廠址特性利用污染傳輸模式計算人體暴露風險,最後收集更完整的場址特性資料及人體暴露參數,詳細說明與計算人體暴露風險,最後進行整治行為。聽完了這次的演講,知道了工廠的土地並不是說轉讓就可以轉讓,某些特定的場址還要經過嚴格審查,如果有污染狀況政府會介入幫忙風險控管以維護國土管理。
    
在此次演講中讓我們對於系上常用的風險評估四大步驟的應用有更深入的領悟,如危害性鑑定時,劃定汙染場址是相當繁雜並且嚴謹的;暴露量評估的問卷製作與風險特性描述的量化風險,都需要考慮到很多面向,參與這次演講實在讓我們獲益良多也更瞭解到本身所學於職場上的應用,除此之外,此次演講也讓我們對於廢棄工廠不整治會對人類帶來的災害更明白,不單單只是土壤與地下水的汙染,更加會破壞物種生態與對人類的健康有所威脅。也讓我深切體會到廢棄工廠的土地轉讓一事絕對不能馬虎,確實的整治才能將危害風險減到最低也使土地達到最大的利用價值,而民眾在購買土地時更要注意是否購買到遭受汙染的場址,才不會誤以為撿到便宜卻當了冤大頭了!
    
在一系列的演講中首次接觸到廢棄土地轉讓這個議題,原來廢棄工廠的土壤整治是如此的重要,廢棄工廠土地的復育與再利用也極為重要。整治的過程中有效的利用了風險評估的四大步驟:危害性鑑定、劑量效應評估、暴露分析和風險特性化來評估,不僅僅是土壤,汙染源也可能造成地下水的危害,這跟我們生活的環境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不關注受汙染的土地以及地下水,可能經由自然循環或者是食物鏈而對人體或環境造成危害,這些危害都有可能是十年或二十年之久的暴露所造成的。也因為土地整治的重要,銀行或土地持有人在土地轉讓的時候更應該仔細的考量土地可能潛藏的危害或者是曾經遭受汙染的情形。在台灣這片地狹人廣的土地上,每一塊可利用的土地都是極為珍貴的,也因此在土地轉讓方面更應該多加關注。由於人口多但是土地卻有限,但人們或政府還是需要土地來建造些公共的場所來使用,所以有可能會使用到曾經是工廠但廢廠後的土地,但是這些土地在工廠運作當中很可能已經造成了嚴重的金屬污染或廢水滲透到土壤中造成的污染,如果要再重新利用建造學校或公園,那麼這些土地就必須要重新的評估他對人們所帶來的風險,並且進一步的去進行整治,希望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能讓人們使用的更安心。

在聽完陳怡君研究員的演講後,發現演講內容其實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讓我了解了在買賣土地時原來還有這方面的考量,才不會買後才在日後發現令人煩惱的問題,雖然對廢棄的土地或是要轉讓的土地做風險評估是需要相當的時間,但是對土地做風險評估對我們國家來說是有幫助的,他可以使有污染的土地在轉讓前先經過風險評估,確定此土地對人類、環境及生態是無危害後,才轉賣給另一方,所以此做法可以讓我們生活在一塊乾淨的土地上。除了技術性的風險評估外,風險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唯有良好的溝通才能達成雙方的協議,所以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再多多學習的地方,此演講真是讓大家受益良多。

相關圖片:

演講宣傳海報

演講宣傳海報

活動簽到

活動簽到

演講進行

演講進行

同學提問

同學提問

老師頒發錦旗給講者

老師頒發錦旗給講者

會後合影

會後合影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