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與生命科學大師有約》~校長李文華院士與潘玉華院士分享人生智慧

日期:2014-04-19

資料來源:秘書室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實力、實力、實力最重要!』蜚聲國際的科學家李文華院士十九日在中國醫藥大學舉辦的《與生命科學大師有約》座談時,他殷切的叮嚀年青學子,在求學過程能廣泛的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努力的目標,把知識弄懂了、學會了,在專業領域厚植實力,比考好成績還重要……

跨領域的知識就像不同的世界;國際知名女科學家潘玉華院士感性的提醒青年學子,人的能力有限,要懂得與其他領域的朋友切磋分享知識和經驗,能讓自己大開眼界、激發潛能;換言之,做事的態度和做人的原則對了,會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中央研究院的「夫妻檔」院士李文華校長與潘玉華教授,十九日受邀在中國醫藥大學舉辦的《與生命科學大師有約》同台與青年學子對話座談,他們以風趣幽默的口吻和豐富的肢體語言,分享個人求學、做研究、談戀愛、教育理念及參與公眾事務的經驗智慧,引領學生們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和熱忱,為多元生涯探索打開心扉的一扇窗,讓對人生充滿期待的青年學子獲益匪淺,台上台下互動熱烈,笑聲和掌聲不絕於耳。

知名作家小野主持《與大師有約》座談時,推崇李文華校長是學術界的傳奇人物,求學的成績好到驚人,36歲時發現人類第一個視網膜抑癌基因,37年歲榮獲提名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44歲當選中研院院士,卓越成就讓人驚訝、讓人仰望;讓人欽佩的是,他可以在美國住在自己的城堡裡享受舒適的生活,今年初卻回台灣接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為下一代的教育奉獻心力。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生物化學系主任潘玉華院士,與李文華院士就讀台師大生物系的「班對」,也是做基因研究的學術伴侶;小野介紹潘院士是自己的「媽姐婆」,他回顧大學的往事與同學一起做研究論文,卻被教授質疑內容雷同評不及格,潘老師知情後挺身而出仗義直言,他才順利畢業,迄今感念在心。

值得一提的,小野與李文華、潘玉華伉儷同為師大生命科學系系友,分別榮獲第2、3、11屆傑出校友殊榮。

如何在年輕時就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澎湖出身的『漁民之子』李文華院士娓娓道出自己的學思歷程,他說,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漁村生活艱苦,學生都沒錢補習、買參考書,放學後在大自然的環境裡游泳、打球甚至嘻鬧打架;當年為了不增加家庭負擔,報考大學選擇就讀師大,還有公費獎學金,真的太高興了。

大學四年,李文華痛快的念書。他回顧在台北牯嶺街逛舊書攤買書、看書的日子,時光彷彿倒回六O年代青春歲月;「多念有用的書、喜歡的書,擴展知識層面廣泛,啟發個人的思維,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路;」李文華說,未來要做什麼,心裡就有底了。

因此,李文華院士鼓勵青年學子閱讀名人傳記和典範人物誌,那種行業是自己想要的,能找到未來生活目標和樂趣,形塑成自己的人生觀後,就專注的去做,有始有終全力投入;他說,厚植實力比考試成績重要,雖然,每個人走的路不一樣,行行都會出狀元。
 
『挫折失敗是學生的權利;』李文華院士認為,挫折和失敗是成長的過程和學習的經驗,學生時期對未來會有憧憬和迷網,時間卻是有限的;不論科學研究或藝術作品沒有不同,都講創新,科學定義很清楚,人文藝術的領域太寬廣了,人生的抉擇和追求的喜好有別,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態度對了,什麼事都對了。

大學畢業曾在國中教書的李文華院士,自願帶放牛班的學生,跟孩子玩在一起,花時間陪他們,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他神情愉悅的說,學生的功課進步很神速,卻只有生物最棒,其他課業都忽略了,難免有家長抱怨,對此,他曾衝動的想要多教孩子數理和英文。

學校教育以學生為本,學生是主角,況且,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新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院士重視學生個別化的差異性,他鼓勵老師懷抱照顧學生的熱忱,對學業差的學生要瞭解性向,主動輔導學生轉讀自己喜歡的系所,不必退學,拉他一把,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並舉例蘋果賈伯斯等世界風雲人物的成長故事,期待能落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農夫之女』潘玉華院士是高雄燕巢人,她說自己是農村玩泥巴長大的孩子,大自然就成了老師,幼時採集棗子、西施柚,長大讀書時再相遇,會感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

研究乳癌基因有突破性成就的潘玉華院士說,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個人的能力也有限,從事科學研究要懂得找跨領域的搭檔切磋,分享知識和經驗,不僅能改變自己的思維,更豐富自己的人生。

當然,做研究會遭遇挫折,發表論文被退稿不能避免,難免會心情失落;潘玉華院士告訴青年學子,培養嗜好能平復調整心情,再重拾做研究的熱情。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畢業的名作家小野觀察,當年學校成績很爛同學,有人成了腦科專家,或在事業上有很好的成就,最會讀書的同學,大多是當老師了,退休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個現象的確很有意思,說明了各人喜好的人生抉擇。

在感情的世界裡,李文華院士與潘玉華院士在大學是人人稱羨的「班對」,他倆愛情長跑七年,「潘同學」欣賞「李同學」的博學才智和人格特質,也不免會埋怨情人不懂得送花搞浪漫,偶爾在圖書館發現有女同學替「李同學」佔位子會吃醋;資深校花「潘同學」還透露,她迄今還珍藏著很多大學男孩寫的情書,為生活增添小樂趣。
 
文質彬彬的李文華校長神態自若的說,婚姻是宿命,人只能盡力,上帝都決定了。可是,他話鋒一轉真情告白,人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要好好疼惜伴侶、牽手過一生,比拿博士還重要,夫妻鶼鰈情深,不言而喻。

對諾貝爾獎的失之交臂,李文華校長在答覆學生提問時說,諾貝爾獎是頒給活著的人,他語帶詼諧的慶幸到中醫藥水準世界首屈一指中國醫藥大學,相信自己能活到一百五十歲,可以慢慢等。

「想學生物卻學不會,怎麼辦?」李文華校長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他鼓勵同學保持學習的熱情,學術的路很長,一步一腳印的累積,有了好奇心,才會往下鑽。

第一名跟第二名有什麼不同?半響,李文華院校長對兒子的提問無言以對,他謙虛的說,實力比考好成績重要,從孩子身上學到的,如今網路科技與資訊發達,當校長也要能跟著學習才行。

對於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眾事務,自發性的表達意見,李文華院校長說,學校不會禁止,他甚至還會陪孩子去,舉例來說,服貿的內容是什麼,必須把真相搞清楚,才能做理智的判斷優劣。

《與生命科學大師有約》座談活動,係2014 行政院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推動的卓越生命科學教育計畫,由臺灣師範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共同辦理,4月19日上午在中國醫藥大學立夫教學大樓國際會議廳邀請李文華院士、潘玉華院士分享的學思歷程,吸引有中部地區大專院校生命科學科系相關的學生、高中教師及學生千餘人參加,場面熱烈,期待能啟發學生對於科學研究的熱忱,有助於臺灣躋身生命科學教育的國際舞台。

中央社新聞網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6584.aspx );


相關圖片:

李文華校長引領青年學子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和熱忱。

李文華校長引領青年學子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和熱忱。

潘玉華院士提醒青年學子要懂得與其他領域的朋友切磋分享知識和經驗。

潘玉華院士提醒青年學子要懂得與其他領域的朋友切磋分享知識和經驗。

知名作家小野觀察年輕時的抉擇會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知名作家小野觀察年輕時的抉擇會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與大師有約來賓合影。

與大師有約來賓合影。

蜚聲國際的科學家李文華院士(中)潘玉華院士(左)和青年學子分享人生智慧。

蜚聲國際的科學家李文華院士(中)潘玉華院士(左)和青年學子分享人生智慧。

與大師有約座談會看板。

與大師有約座談會看板。

與大師有約座談台上台下互動熱絡。

與大師有約座談台上台下互動熱絡。

與大師有約座談會。

與大師有約座談會。

台師大主辦教授李桂楨。

台師大主辦教授李桂楨。

主辦單位獻花感謝李文華校長。

主辦單位獻花感謝李文華校長。

潘玉華院士獲贈感謝狀。

潘玉華院士獲贈感謝狀。

主辦單位獻花知名作家小野。

主辦單位獻花知名作家小野。

李文華校長、潘玉華院士、名作家小野與紫薔薇親善大使合影。

李文華校長、潘玉華院士、名作家小野與紫薔薇親善大使合影。

《與生命科學大師有約》主持人小野與國際知名科學家李文華院士、潘玉華院士伉儷合影。

《與生命科學大師有約》主持人小野與國際知名科學家李文華院士、潘玉華院士伉儷合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