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源自對病患愛心~《白袍金頭腦》林必盛教授研發「自組式喉頭罩組」專利獲准
日期:2010-10-25
資料來源:產學合作處 吳嵩山
手術台上病患無助的眼神讓人不捨;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麻醉學科教授林必盛把對病人的惻隱之心,轉化為研發改良醫療器材的動能,廿年來,他陸續研發了注射針頭防護蓋構造等醫療器具多達十九項專利,最近又研發出符合東方人體型的『自組式喉頭罩組』申請專利獲准,也為白袍醫生的創意發明寫下新記錄!
緬甸華僑 林必盛 醫師研發的新型專利『自組式喉頭罩組』,包含了供氧罩,以生物可分解材質製成,不僅成本低、方便自行組裝、消毒後可重覆使用,能減輕環保的負擔,而且軟管易於滑入呼吸道,讓病人感覺較為舒適,對造福病患來說,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麻醉學科教授林必盛表示,在臨床醫療治療過程,常會遇到要將醫療氣體導入患者體內的情況,其中,通常是藉由空氣導管、氣管內管或喉頭罩等裝置來導引氣體進入患者體內。
研究發表「清醒麻醉下腦瘤切除手術中造成患者半邊癱瘓之可復原性」等30多篇期刊論文的 林必盛 醫師表示,喉頭罩在臨床應用已有廿餘年的歷史,全世界喉頭罩的使用已達2億人次,已逐漸形成一套對普通和困難氣道行之有效的方法,醫護人員在處理困難氣道時,不管是作為主要通氣道還是作為插管引導,喉頭罩都產生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喉頭罩插管技術已被列為困難插管時優先選擇的國際認可標準技術。
緬甸仰光第一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高材生 林必盛 醫師說,近年來,車禍造成頸椎損傷的案例增多,在進行手術前,醫護人員必須為病患執行插管動作,除了必須確保脊髓不要再度受傷,必須保持病患盡量清醒,插管時需要將喉鏡伸入病人口中,挑起下顎露出氣管開口以辨明插管的方位,可是遇到困難插管的病人,例如:脖子過短、下巴過短、體型過胖、暴牙等,常看不到氣管開口而無法進行插管,導致醫師一試再試,難免在過程中不得已傷及病人的喉嚨及口腔。
來台定居廿多年了,嚮往美麗寶島的林必盛醫師已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家,青春歲月也都奉獻給了病患,只是,每當聽見病患痛苦的呻吟聲,他都想幫一點忙,讓病人減輕一分痛苦,自己才覺得對得起病人;林必盛認真的說,在手術過程中,對於臨床醫療器材的使用,每個人都習以為常,他卻能多用心一點、仔細觀察,創意加新型設計的構思就源源不絕。
『針筒防止逆流構造』、『半拋棄式針筒』、『麻醉專用喉頭罩構造』、『耳邊型非侵入性生理跡象量測裝置』、『注射針頭防護蓋構造』等十九件臨床醫療器材的發明創意和新型設計,分別獲得英國、美國、德國、中國大陸及台灣五國的專利權,也讓 林必盛 醫師贏得《白袍金頭腦》的美譽。
『自組式喉頭罩組』新型專利獲准,林必盛開心的稱許是病患的福音。他說,目前醫院使用的「喉頭罩」材質較硬,且無法完全緊貼患者咽喉部內壁等缺失;他於是根據東方人體型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軟管,採用質感柔軟的矽膠薄膜,易於滑入呼吸道,可以讓病人感到較為舒適,一年來有兩百例的臨床實驗證實,病患麻醉時插管迅速不會脫落,能與咽喉密合不會漏氣,而且製造成本較低廉、消毒後可重覆使用,進而減少醫療廢棄物較為環保等特性與優點。
熱愛工作努力不懈的林必盛醫師,在白色巨塔內形隻影單的搞研發,還自掏腰包投資千萬元開發模具,所幸,他研發的『麻醉專用喉頭罩構造』、『加長型體溫計套』等四件專利獲得廠商青睞技術轉移,相當具有市場潛力; 林必盛 醫師鼓勵大家愛用國貨,中國人用中國人生產的東西,就能實現造福病患的美意。
中央社新聞網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00069728
相關圖片: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