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非”揚的愛《史懷哲典範之傳承》~本校師生組團赴非洲加彭蘭巴倫、聖多美普林西亞醫療義診

日期:2011-09-26

資料來源:秘書室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English Version


中國醫藥大學師生今年暑假結合亞洲大學及畢業牙醫校友再度組團遠赴非洲加彭、聖多美兩個國家做醫療義診衛教服務,26日上午舉辦“非”揚的愛~『史懷哲典範之傳承』分享見聞心得;校長黃榮村教授懇切的說,醫學生體驗偏遠落後地區的醫療困境,啟發新世代醫護人員對醫德修養要有決心、熱情和毅力,實踐、可從身邊做起!

每個行業都有典範人物;中國醫藥大學為激發醫學生能熱情付出愛心,見証白袍醫生典範史懷哲人道關懷與實踐奉獻的精神,今年暑假延續去年黃榮村校長帶領師生「重返史懷哲之路」主軸,結合亞洲大學及畢業牙醫校友再度組團於8月24日至9月4日遠赴非洲加彭、聖多美兩個國家做醫療義診衛教服務學習為期12天,同時捐款七千歐元與大批醫材儀器及牙刷牙膏贈品,在當地部落口耳相傳造成人潮騷動,這趟非洲服務學習之旅的成果相當豐碩。

校長黃榮村教授主持記者會表示,中國醫大師生赴非洲偏遠部落做醫療義診服務的學習之旅,緬懷史懷哲關懷弱勢的典範,是落實醫學教育內涵的具體做為,並編印台灣中部醫療人物誌、及醫學人物研究作品集,啟發醫學生體會醫者仁心,實踐尊重生命的醫德修養,未來在任何地點都能建構屬於自己心中的『蘭巴倫』。

黃榮村校長說,為了讓醫學生追隨醫師典範人物的足跡前進,赴非洲的史懷哲學習之旅會繼續舉辦下去, 同時提供當地醫療器材及維修技術,並建構人才培訓模式,讓發揚人道關懷與實踐尊重生命的醫德修養成為學校的優良傳統,甚至可推廣到全國十一所醫學大學仿效。

團長陳汶吉感受深刻的表示,在醫療與生活條件困難與缺乏的非洲,史懷哲醫師義無反顧的奉獻一輩子,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決心才能達到?在物資缺乏與醫療落後的地區,人民無法獲得醫療顯享有基本生存權,顯而易見,後續需要更多的追隨者來奉獻心力。

中國醫藥大學非洲「史懷哲典範之傳承」醫療義診服務,分為牙醫師臨床看診與同學作口腔衛教兩部份;牙醫系主任涂明君表示,在聖多美社區服務項目包括口腔塗氟、口腔衛教、中醫推拿刮沙及西醫量血壓義診,對象為離聖多美市較遠的咖啡山當地孩童計一百餘人,另外還到離聖多美市較遠的咖啡山一間廢棄的葡萄牙醫院廣場以塗氟、口腔衛教方式為當地居民服務,透過口耳相傳廣受歡迎!

醫病溝通真是由語言開始!涂明君醫師說,在聖多美作塗氟、口腔衛教服務時,20多位團員與翻譯通力合作,事前規劃葡文和法文看版介紹口腔、齲齒及刷牙海報示範給小朋友學習正確的刷牙方式,現場有獎徵答贈送牙膏、牙刷、玩具、文具及衛浴旅行組,會場互動反應非常熱烈,當地居民對台灣的義診都相當感動,希望明年能再度到訪。

在加彭蘭巴倫的史懷哲紀念醫院,涂明君醫師與團員發覺很多的無奈;眼科醫師要配眼鏡必須到開車五小時外自由市〈一副眼鏡要花600歐元〉,小兒科病房保溫箱五台已經壞了兩三年,大家看到以保特瓶裝熱水在為早產兒保溫!沒有維修人員與零件,開刀房有婦腔鏡卻沒有婦產科醫師來使用,生產大都是產婆接生,藥局幾乎是庫存抗生素,胰島素也相當缺乏,氣喘病人只有短效氣管擴張劑,x光機只剩一台可以操作,肺結核發生率相當高,對於出現藥物抗藥性或對藥物有副作用之病人,只能轉往自由市。

聖多美普尼西比共合國是台灣的邦交國,當地派駐有醫療團、防瘧團、農技團及幫忙火力發電電廠之建立,中國醫藥大學義診參訪團並前往大使館拜會陳忠大使,陳汶吉團長則代表黃校長致贈去年的非洲活動紀要、感謝狀與成套的”重返史懷哲”叢書,難得的是,兩位中國醫大公衛畢業生陳宗佑、陳郁文在海外服替代役幫忙防瘧計畫,服務熱忱讓人敬佩!

中國醫藥大學義診參訪團還捐贈加彭史懷哲紀念醫院牙科的義診醫材儀器、贈品及現金七千歐元;同時贈送聖多美衛生部由國內廠商熱心贊助的醫療物資與瑩光衣,順利圓滿成就這趟非洲醫療義診活動!

中國醫藥大學“非”揚的愛~『史懷哲典範之傳承』記者會,由校長黃榮村教授偕副校長吳聰能、醫學院長林正介、中醫學院長高尚德、公衛學院長蔡朋枝共同主持,赴非洲『史懷哲典範之傳承』醫療義診服務學習之旅的團長中西醫研究所長陳汶吉,與牙醫師公會醫師孫曼漪、沈瑞文、鄭鴻麟、牙醫系主任涂明君、呼吸系主任杭良文、亞洲大學志工系老師李美玲與師生21人。 (分別為醫學系3人、牙醫學系5人、中醫學系3人、公衛系1人、亞洲大學社工學系老師1人及學生1人、牙醫師4人、西醫師1人)


《史懷哲典範之傳承》
非洲加彭蘭巴倫、聖多美普林西亞醫療義診見聞

團長 中西所  陳汶吉所長

原始森林邊緣是史懷哲一輩子行醫的地方。我們今年有幸能到這裡訪問,身為一個醫療行業的人,這裡好比聖地一般,彷彿是來朝聖的。

我們學校已辦過第一次的「重返史懷哲之路」,由黃榮村校長領軍,光榮與豐收的成果,羨煞了其他醫學院的師生,因為醫界最需要的就是史懷哲精神了,其他醫學院的老師在醫界出了倫理的問題時,都口口聲聲要注意倫理的問題,但是誰有機會能親自體驗;再說,蠻荒之地的行醫,恐怕不是待在冷氣房內説説就可以體會和完成的。所以,經過多次的籌備,校長特別給我們耳提面命,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多看多聽多思考,懷著興奮的心情,行李滿載親友的祝福與羨慕的眼神和泡麵,而捐贈物資先空運過去,醫療器材和捐款七千歐元隨身攜帶,我們出發了。

一百年前,史懷哲歷盡艱難的來到加彭的蘭巴雷內,這條道路到現在依然讓我們體會到當時的困境,雖然現在陸路已可達,但是沿途顛簸難行,直到跨越赤道之後才現平坦,歷經五個多小時才抵達。這次的使命是承先啟後,校長交付任務時,我的心是忐忑不安的,一方面沒有帶團的經驗,一方面這是一輩子難得的機會,能帶領年輕學子,親自體會史懷哲義無反顧能來到一個完全未知的蠻荒之地,當初他沿著歐格威河逆流而上時,不知為甚麼決定落腳在蘭巴倫,現在這裡已形成一個小村落,而且是當地人的醫療堡壘,遠近馳名,似乎任何疾病都來這裡醫療,不願搭車花五個小時去首都自由市美觀現代化的醫院就醫。

而這裡的物資完全靠全球愛心的捐贈,各種器材好像都有,可惜卻不能永續使用,一旦故障就沒有人修理,早產兒的保溫箱是靠保特瓶裝熱水克難式的使用,手術室內是一堆壞掉的止血電燒線,腹腔微創手術配備有但沒有人會使用,我想人力的維修是個重要的問題。諸如此類的事情相當普遍,以前很難想像沒有先進的設備如何執行好的醫療,但是這裡的醫師就是如此的辛苦工作著,僅能就手中擁有的盡力去發揮,我們台灣可是不斷的發展持續的追求先進的醫療技術,台灣的病人何其幸福。

緬懷史懷哲精神,在醫療與生活條件困難與缺乏的地區他仍義無反顧的奉獻一輩子,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決心才能達到,雖然他已長眠於蘭巴雷內,這裡後續仍然需要更多的追隨者來奉獻,我問同行的同學可以在這裡待多久?同學的反應是非常多樣的。這趟蘭巴雷內之行讓我們感覺到,在物資缺乏與醫療落後的地區,人民仍然無法像我們醫療充分的地方享受基本生存權,反觀我國健保制度是全球最好的,我們除了要感恩外,也應該思考如何在地球村中發揮我們的愛心,協助無法享受較佳醫療的人民,這對推行國民外交與醫師的倫理教育也是有幫助的。

醫學系-廖博崎

在這裡行醫的人的對醫療的熱忱,讓我回想起受袍時,舉起手對天大聲的念出醫師誓詞的那種使命感與感動,這裡雖然設備不如先進國家,但醫療人員對醫療的熱情與付出,充分展現那種不分種族國籍鄭重的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全人類服務的精神,史懷哲典範的精神從來不曾消失,但一個史懷哲起不了甚麼作用,需要的是更多人一起去把這份精神傳承下去,能夠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期許自己在醫學這條路上,繼續勇往直前!

醫學系-蕭安芳
這次為期12天的「史懷哲典範之傳承」活動,對像我這樣的一個醫學生而言,其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力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在台灣,我們擁有健全的醫療體制及民眾教育下,幾乎沒有人會因為小病延誤就醫或因藥物的缺乏而送命,但在非洲,因為醫療資源極其匱乏,常常出現沒有藥物可供治療而使病情一拖再拖的情形。面對這樣的情況時,真的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且充滿無力感,但仔細想想,現在的我們或許能力很有限,卻不是什麼都做不到,我們除了盡己所能外,更應該充實自己,在我們茁壯的更成熟以後,想辦法替非洲大陸提供醫療資源。這種醫療資源不一定是昂貴的儀器或藥材,醫護人員也是非洲的醫療當中極缺乏的一環,因此,我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先以台灣為出發點,幫助這座島上的偏鄉民眾,儘量降低城鄉間的醫療差距,並且只要有機會,便把這份情感擴及到非洲或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希望他們能不再因為醫療資源不足而枉送寶貴的生命。

這次的活動也讓我重新體會了「快樂」,在非洲當地居民的身上,我看到了枕流漱石的安逸之樂、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謙卑之樂、物盡其用的珍惜之樂、以及人盡其才的用心之樂;而在一同前去的老師和同學們身上,我則看到了不求回報的奉獻之樂、視病猶親的無私之樂、挑戰極限的盡力之樂、以及無怨無悔的大愛之樂。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這趟旅程中充滿了驚奇、驚異、驚訝、以及驚嘆的快樂,也在我心中留下一道感動的深深印記,日後將轉化為我成長過程中的養分,支持著我朝目標前進。

醫學系-吳燕峻
重返史懷哲之旅,親身體驗史懷哲醫師的大愛精神。這趟旅程給了我相當大的衝擊。省思行醫這條路,以及此行的成長。讓我思考了一些問題,人生而平等嗎?現在的我能夠做些甚麼?史懷哲精神到底是?

而這趟旅程讓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在非洲落後地區,資源不平等的問題非常嚴重,所以必須在最正確的時間最正確的地點讓最需要的人獲得。然而,現階段的我們除了必須具備一位醫師要有的專業素養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了解愛是關懷,而非憐憫;幫助,必須尊重,而非施捨。除此之外,必須讓更多的人知道國際醫療上的困境,一起為這個世界努力。           

中醫系-蕭宇超
這趟意義深遠的"史懷哲典範之傳承"之旅不只讓我們學習史懷哲的精神,我想更重要的是能親自體驗不同於台灣的醫療環境,也許那裡醫療環境和技術相較之下比較落後,但也因為如此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關於醫療的本質,也在那找回身為一個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熱情、勇氣、專業。

中醫系-鍾岳軒
我們何其幸運能夠站在史懷哲曾經辛耘工作,付出心力為廣大人民求福祉的土地上,呼吸著相同的空氣,認識許多有同樣熱情的人,甚至並肩作戰;這一趟不平凡的旅途中發生許多未曾預期之事,在在都豐富了我們回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我們看見極度貧困的環境下,醫師如何幫助這些恬而知足不強求的人民綻放更燦爛的微笑,教導他們認識更大的世界,讓我們在都市繁忙中蒙塵的心靈再度擦亮,拾回最初行醫的信念與關懷。帶著感恩,以種子的身分,我們將令史懷哲的精神穿越世紀,渡過大海,重新熾熱發亮。

後中四-黃明雯

史懷哲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些已經開始尋求並知道如何服務他人的人。」非洲之行讓我從學生時代的義診視野擴大到真正的國際醫療援助,對於如何長期在一個地區建立完善的醫療系統有了初步的概念與架構。永不忘行醫的初衷,是想要感謝與擁抱整個社會環境曾讓我看見的美麗與哀愁。世界很大,我們真的很好命,所以要讓命好得很有意義。感謝這趟旅程,讓我得以回到最初的生命與愛去堅定信仰。  

牙醫系-鄭繼祥
這次的傳承之旅有幸擔任相官一職,得一睹全團運作的各個細節、深入瞭解每一位團員的想法及目標。此次牙科義診團分別在聖多美與普林西比及加彭兩國進行口腔義診,雖然因器械及時間所限能做的不多,但依然感佩隨隊老師、隨隊醫師及學長姐們盡心盡力的奉獻。

深覺此次出隊收益最大的不是素昧平生的非洲同胞,而是自身的內省及沈澱。深覺自身能力不足而希望把握以後的時光、深知先輩醫師們的偉大而期許自己能幫助更多的人。

體驗到當年史懷哲醫師在如此環境中無怨無悔的服務,聽聞隨隊醫師們在短短時間內盡心盡力治療的不下百位患者,心中一度被遺忘的初衷再度被提起。
我為什麼站在這裡?這次的出隊讓我找到答案。

牙醫系-鄭凱允
這次非洲之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幫當地的小朋友作口腔衛教的服務,口腔衛教是常常被大家忽略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從小養成正確的口腔衛教觀念可以預防很多口腔疾病,尤其在醫療資源匱乏的非洲,給予預防醫學的觀念更極其重要,而在衛教過程中,雖然語言不通,但靠著全世界共通的微笑和肢體語言,再搭配著畫圖傳達,仍然可以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希望這次的衛教能夠讓正確的衛教觀念深植小朋友的心中。

牙醫系-翁子甯
這次的史懷哲典範之傳承是很難能可貴的經驗,在當地看到資源的缺乏及基礎建設的落後,像坑坑洞洞的「National Highway」或是向我們要鉛筆的小孩子,都讓我驚覺原來台灣人不但很幸福,甚至可以說是浪費。在加彭海關不但通關效率極差而且還被特權份子插隊,或是四星級飯店的自助式早餐已經吃完卻一個多小時還不補菜,讓我發現原來一個國家進步與否,看的是做事情的態度與確實度,而非全然在於高級華麗的硬體設施。除此之外,在西非只有剛果共和國有牙醫系、向我們要求的補牙材料卻不會用,也都讓我驚覺原來他們最需要的不是物資,而是完整的教育。這次的經驗有如當頭棒喝,讓我學會珍惜,也讓我隨時警惕自己做事的態度!

牙醫系-王偉全  
正當以校園愛情為題材的影片熱潮延燒之際,中國醫大師生一行23人,此時正擔著傳承的重任,追著史懷哲醫師的風範,以非洲為校園,把聖多美和史懷哲醫院當成教室,在老師和臨床醫師的指導下,追著醫學人文教育中的”沈佳宜”!

在這趟長達10多天,橫跨歐、亞、非洲大陸的學習之旅上,團員們在聖多美當地,直接感受到來自友邦的讚揚。誰言:小國無外交?醫療也可以是我們外交的強力武器!!!更在蘭巴倫的史懷哲醫院,於實際的義診活動中,將醫學教育中的人文思考、知識累積、倫理傳承等等各項的美德,潛移默化在參與學習的團員們身上。讓這些種子化成希望,散播在中醫大的校園內!!!

中央社新聞網 (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00090840 )
記協、諍報 http://srnews.com.tw/news_r.asp?id=85&xid=1461&cid=113
中華日報:http://www.nownews.com/2011/09/26/11464-2744976.htm
世紀新聞:http://www.centurynews.com.tw
台灣新聞網:http://www.5ch.com.tw/news/news_detail.asp?bclass=0008&num=0004192
台灣新聞報http://www.newstaiwan.com.tw/index.php?menu=newst&ms=12&nnid=110088
網路社區報http://www.u369.com.tw/
記協、諍報http://srnews.com.tw/news_r.asp?id=85&xid=1461&cid=113
中央社及時新聞http://www2.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09260126&pType0=aEDU&pTypeSel=0
http://n.yam.com/cna/garden/201109/20110926110252.html
中華醫藥網http://www.cdns.com.tw/20110927/med/yybj/030000002011092617234903.htm
自由時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27/78/2zflb.html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1092600853.html
中都新聞電視:http://www.youtube.com/watch?v=aBYRVn-9KWM


相關圖片:

黃榮村長校長主持《史懷哲典範之傳承》非洲醫療義診經驗分享。

黃榮村長校長主持《史懷哲典範之傳承》非洲醫療義診經驗分享。

“非”揚的愛~中國醫藥大學師生遠赴非洲醫療義診團開心合影。

“非”揚的愛~中國醫藥大學師生遠赴非洲醫療義診團開心合影。

《史懷哲典範之傳承》記者會盛況。

《史懷哲典範之傳承》記者會盛況。

搶拍~媒體熱情採訪赴非洲醫療義診師生。

搶拍~媒體熱情採訪赴非洲醫療義診師生。

赴非洲義診衛教同學接受媒體採訪分享見聞。

赴非洲義診衛教同學接受媒體採訪分享見聞。

吳聰能副校長、林正介院長、高尚德院長、蔡朋枝院長、陳汶吉所長及涂明君主任出席記者會。.

吳聰能副校長、林正介院長、高尚德院長、蔡朋枝院長、陳汶吉所長及涂明君主任出席記者會。.

黃榮村校長接受電台採訪。

黃榮村校長接受電台採訪。

媒體記者搶拍畫面。

媒體記者搶拍畫面。

涂明君主任接受採訪。

涂明君主任接受採訪。

團長陳汶吉所長接受訪問。

團長陳汶吉所長接受訪問。

赴非洲義診衛教同學接受媒體採訪。

赴非洲義診衛教同學接受媒體採訪。

《史懷哲典範之傳承》記者會場。

《史懷哲典範之傳承》記者會場。

眾聲日報1

眾聲日報1

眾聲日報2

眾聲日報2

中華日報

中華日報

世界華人媒體網

世界華人媒體網

世紀新聞網

世紀新聞網

民時新聞1

民時新聞1

民時新聞2

民時新聞2

網路社區報

網路社區報

記協、諍報

記協、諍報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

台灣新聞網

台灣新聞網

台灣新聞報

台灣新聞報

中華醫藥網

中華醫藥網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

中央社及時新聞

中央社及時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台中日報

台中日報

民眾時報

民眾時報

聯合報

聯合報

青年日報

青年日報

台中晚報

台中晚報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