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數位時代之教學策略」系列講座:「數位時代的學生特質與課程設計」

日期:2013-04-16

資料來源: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教師在教學與教材應有對應之道,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以下簡稱CFD)為提升教師於教學領域之專業成長,特別在辛幸珍主任的提議與擘劃下,規劃一系列關於「數位時代之教學策略」系列講座,第二場次安排教師們在教材設計的研習:邀請交通大學周倩講座教授蒞校演講「數位時代的學生特質與課程設計」。
 
周教授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工學博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以及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周教授長期關注我國教師與學生之資訊素養與倫理的教育與研究,亦曾協助教育部發展「資訊素養與倫理」大學通識課程數位教材(2008-2010),於2011年出版《學術研究倫理數位教材》(交大出版社),期望能提升臺灣高等教育之基礎品質、完備學術倫理教育之資源與課程、培育校園學術倫理教育之師資,並培育具有學術倫理素養之人才。
 
同時,為了精進本中心之任務功能,亦敦聘其為CFD諮詢委員會委員,提供業務上之建言與分享其經驗。
 
周教授稱現代學生(1985年後出生)為網路世代,視網路為工具與玩具,在虛擬與現實中穿梭,有時會混淆不清,對訊息的概念改變—來源、搜尋、使用…
,日常活動方式的改變—購物、溝通…,人際關係的改變—虛擬社會的倫理議題等。
 
周教授進一步分析了「數位時代的學生特質」,並將之歸類為:
擅用各式科技 (technology- skillful and savvy)
訊息處理與傳統世代不同 (different information process competencies)
喜歡多工作業 (preferring multitasking)
注意力集中時間短 (decreased attention span)
需要高互動、高參與、高效率 (requiring high interaction, participation, efficiency)
需要學習動機 (requiring motivation to learn)
傾向自我中心 (more self-centered)
 
為了因應這樣的學生特質,她認為教師們應發展以下的課程設計原則:
縮減講述時間。
善用科技去教學:資訊科技融入課程新型態,如:
反轉式課程(flipped classroom)
新教學模式(a new pedagogical model)
傳統教師的課堂講授(typical lecture)與學生的課後功課(homework)元素對調。
一般作法:提供課程講授錄影讓學生學習,搭配課堂活動(練習、小考、討論、小組作業等)。
良好的課程結構、內容規劃、訊息設計。
建立可個別化學習、思考的學習環境。
實施可合作、分享、互動的學習活動。
協助建立學習動機、成就感的機制。
 

經由周教授精闢入裏的解說後,與會的老師們除深有同感外,亦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並私下就教於周教授。


相關圖片:

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辛幸珍主任開幕致詞

教師培育暨發展中心辛幸珍主任開幕致詞

交通大學周倩講座教授蒞校演講

交通大學周倩講座教授蒞校演講

參與教師與講者互動熱絡

參與教師與講者互動熱絡

健康照護學院沈戊忠院長代表本校致贈感謝狀

健康照護學院沈戊忠院長代表本校致贈感謝狀

當日研習實況

當日研習實況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