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博雅經典講座」彭明輝教授談台灣的未來與挑戰

日期:2014-10-29

資料來源:通識教育中心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彭明輝教授-以國家興亡為己任,悠遊學術之海
  彭教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與理工科系的其他教授很不一樣。理工領域不論是學界或是業界,生活的絕大多時間都被專業與工作給佔據,能以行動關心社會的人並不多。但是彭教授卻花了無數的心力在各方領域,包括糧食、經濟、能源議題,甚至教育和藝術欣賞,而同時也在學術上擁有卓越的成就。在彭教授身上,可以看到對於生命、土地與文化的熱情,因為保有心底那份真誠的熱愛,驅使他無私地付出,更能夠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各界獲得極高的評價與敬重。本校於1031029()邀請彭明輝教授前來,進行「博雅經典講座」演講-台灣的未來與挑戰。以下將摘述彭教授演講的內容:
 
青年人的困境:失業、貧富不均、高房價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已被迫面對全球性的失業危機。許多學生以繼續進修來迴避沒有工作的窘境,而也有相當比率的畢業生做的是不需要受高等教育、取代性高的工作。其中尤其以社會科學與人文學院畢業生的失業率最高。而探究高等教育失業潮的原因,其背後不外乎是全球總體性的經濟衰退,以及財富分配不均。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主流經濟學者信奉的自由貿易市場,使得低毛利率的加工業所占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下降;而金融與服務業所佔GDP則持續成長。上述兩種產業運用大量的計算機設備進行沒有實體生產的服務行為(例如證券、銀行、Facebook、Google…),並沒有辦法帶來足夠的勞工需求,因此創造了持續攀升的失業率。
  嚴重的失業率與貧富不均,帶來的是消費力的萎縮,以及相對的金融投機性格增大。於是傳統產業的人力需求更加低下,且更使貧富差距陷入了惡性循環。而台灣本土的數據也顯示,人民實質薪資所得比16年前還低,而且15~30歲的青年在求職上遇到更多的阻礙,薪資的條件相較於於其他年齡層也處於劣勢。財團聯合政府炒得天翻地覆的房價,更使青年朋友的生活壓力雪上加霜。根據統計,台北市的房價指數甚至比地狹人稠的香港還要高。
 
有限的資源,無盡的慾望
  由於天然資源的耗竭,人類目前能源的主力-石油的價格不斷飆升。台灣是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島國,糧食及原物料大多仰賴國外進口。當原油的價格高過運輸的成本時,台灣長期依賴的代工業將會因為沒有利潤而大幅萎縮;而不斷開放國外進口糧食的台灣,也將在油價危機時產生潛在的民生問題。
  台灣政府長期以不合理的低稅扶植電子代工業,造就了台灣的旗艦產業。然而這些旗艦產業由於過度保護,技術沒有跟上國際趨勢,競爭力逐年下滑;又沒有掌握關鍵技術,無法取得專利的龐大獲利,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台灣的經濟衰退與青年就業問題。而高耗能、高汙染、高工時、低工資的代工業,在天然資源需要運輸成本的劣勢下,與物產豐富的中國與東南亞的利潤差距將會越來越巨大。政府錯誤的產業發展政策也使得台灣一再地錯過轉型時機。彭教授指出,台灣應該要扶植新興中小企業,以既有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創新的應用,創造新的藍海;並且建立區域性的品牌,將消費市場瞄準新興的東南亞諸國,重拾台灣的經濟動能。
 
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彭教授認為,台灣社會的種種問題背後,是1比99的戰爭:由政商權貴組成的1%既得利益者,與99%受剝削者的戰爭。而佔絕對多數的99%,因為不夠團結,所以一直沒有辦法贏過因利益而結盟的1%。彭教授勉勵我們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將會是未來台灣人得以凝聚,與政府和財團對抗的重要武器。非政府組織將由公民共同構成,發揮各自所長,以理性自由且開放的方式探討公共事務,形成公共輿論,並扮演一個強而有力的第三方監督者,替人民捍衛權利。彭教授認為,一個國家的改變與進步是非常緩慢的。但他在現在的台灣社會他還是看的到改變的巨大潛力。由於網路的資訊傳播力量,有心人士越難掌控民眾的媒體管道,使資訊不對等的狀況越來越不明顯。而近來多起公民運動也展現了台灣人活躍的行動力與多元的價值,台灣的未來仍然充滿希望。

相關圖片:

彭明輝教授擔任博雅經典講座演講人,講題台灣的未來與挑戰

彭明輝教授擔任博雅經典講座演講人,講題台灣的未來與挑戰

陳偉德副校長致贈感謝狀

陳偉德副校長致贈感謝狀

會場聆聽師生踴躍

會場聆聽師生踴躍

講座會場氣氛熱絡

講座會場氣氛熱絡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