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療0距離、病人第1】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師法美國梅約世界級醫學中心,發展成為台灣健康產業領導品牌

日期:2019-10-31

資料來源: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 主任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邁向世界級醫學中心、發展特色醫療及AI Hospital』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努力不懈的堅定目標。周德陽院長在2020校院《尖端共識營》提出【醫療0距離、病人第1】的理念,師法美國梅約世界級醫學中心,致力發展「尖端、智能、精準」高品質專業的數位醫療體系,成為台灣健康產業領導品牌。

From zero to one,0、1是計算機語言的基本組成,隱含著我們醫療體系­發展數位醫療的決心。【0】也可以是零距離,病人不管是在醫院或者在家裡,都能夠很便利的獲得我們的醫療照顧,是我們發展AI智慧醫院的初衷。【1】也是病人需求永遠在我們的第一位,也可以是全人醫療,更是我們效法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的使命。我們希望在十年之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可以發展成媲美梅約的世界級醫學中心。

從2020前進2030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蔡長海董事長揭示醫療體系未來10年規劃與發展願景:建立友善醫院、持續提升品質、創新尖端醫療、守護全民健康。周德陽院長於2020校院《尖端共識營》發表「2030年醫療保健趨勢與挑戰」專題報告,他將帶領全院同仁積極發展尖端研究與整合醫療中心,以「尖端、智能、精準」為導向,秉持【醫療0距離,病人第1】的精神,提升醫院整體學術地位及國際影響力。台灣高齡社會形成,醫療照護的需求也將隨之改變,將由急性醫療為主的型態,逐步演變為必須涵蓋慢性疾病管理與居家照護的模式。

2030精準健康照護藍圖

衛福部擘劃2030精準健康照護藍圖,陳時中部長拋布局三支箭:精準醫療、智慧健康、健保策略。未來更將建置台灣百萬人基因庫、新生兒全基因體定序、加速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推動5G遠距診療,還有積極發展生醫產業跟醫療AI等。科技部吳政忠部長稍早於共識營的演講也提及,未來醫療照護新趨勢就是再生醫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應用。部長也強調未來病人的自我照護意識及能力,也必須隨之加強以因應未來台灣將轉型為超高齡社會型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目前的努力方向與未來10年規劃,奠基於尖端、智能、精準,發展高品質與專業的數位醫療體系,也相當程度的呼應國家的衛生政策與生醫產業規劃,期盼中醫大附醫為國人的健康做出更多的貢獻。

未來醫療四大趨勢

面臨傳統醫療變革,雖然醫院目前的營運狀況穩定,可是面對未來的隱憂與挑戰醫院仍需積極尋找對策,未來醫療的四大趨勢包含傳統醫療支出型態面臨變革,數位醫療將成為彌補醫療資源不足的關鍵、傳統生技醫藥企業獲利銳減、科技業龍頭將成為帶動未來醫療數位浪潮的關鍵。回到國內來看,未來的健保資源一定會重新分配,一定比重將被分配到預防保健 (preventative care)、數位醫療 (digital health) 與精準診斷 (precision diagnostics)。趨勢就是轉移到預防醫學導向,尤其是初級預防,而且數位科技與跨界結合,都將是生醫產業發展很重要的方向。

後疫情時代發展契機

即將進入的後疫情時代,我們發現可能的醫療發展契機與重點。第一是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努力的AI與智慧醫院,其中的遠距醫療在後疫情時代更是重要的發展領域,Mayo Clinic執行長提出三個10年發展支柱當中,就包含了數位連結與遠距醫療,所以我們也將繼續致力於AI Hospital的建立並積極開發遠距醫療的應用。第二是精準治療和免疫研究,如包含細胞治療、病毒學、與疫苗等。以往病毒學在台灣並沒有太突破的發展,隨著近20年來全球人類交通便利、互動頻繁,每隔幾年就會有嚴重的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病毒疫情,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未來也將積極投入病毒學研究與疫苗開發,為目前仍未完全解除的新冠病毒疫情貢獻一份心力,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病毒疫情做好準備。

創新醫療競爭激烈

在創新醫療方面,醫院的細胞治療研究,已經努力了10年以上的時間,在特管辦法通過之後,醫院也是率先獲得衛福部通過並是全國首先臨床治療病人的醫院。目前樹突細胞免疫療法在嚴重癌症患者已有不錯成績,DC-CIK療法今年也陸續獲得通過並開始治療病人。不過,生醫產業非常的競爭,我們一直在研發新的療法,世界上其他頂尖的團隊速度也很快,我們必須保持努力才能夠維持目前在細胞治療的全國領先優勢,並跟國際頂尖團隊競爭。

另外,本院也獲得美國FDA通過免疫細胞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研究;幹細胞成功執行全球首例IC+IV 幹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後心臟衰竭患者,已累積成功執行8例,患者心臟功能恢復的不錯;誘導多能幹細胞 (IPSC) 將與京都大學合作,希望在幹細胞療法能夠更上層樓。另外醫院也將與美國加州大學合作外泌體 (exosome) 治療療法,未來也將開展無細胞的再生醫學療法。

周德陽院長觀察,美國梅約醫學中心長年排名第一,是由於它每個專科領域都能名列前茅,所以我們醫院要效法梅約頂尖的領域來做,每一個次專科或醫療中心都要做到該領域的第一名。因此對於人才培育與海聚英才,我們要更積極去做,目標還是具有3P (paper、patent、product) 能力的醫師科學家的培養。人才需求殷切,醫院的進修制度非常完善優渥,各科部也都蓄勢待發,待疫情穩定後就會積極進行。

打造AI智慧醫院

發展AI技術方面,在蔡長海董事長的領導下,醫院AI中心已經研發像骨齡預測、心電圖心肌梗塞診斷與乳房超音波腫瘤偵測等強大的AI輔助醫療的工具。之前我們致力於醫學影像的AI工具開發,目前更擴大AI應用的研究領域,包含敗血症預測模型、手術智慧排程、病歷資料自然語言處理與護理交班語音辨識等。我們的跨團隊小組目前也在利用AI做抗藥性細菌抗生素開發,包含提早2-3天診斷細菌抗藥性,精準預測合適抗生素等。更重要的事藉由AI的預測分析,目前我們已經鎖定特定的蛋白質成分開發新型抗生素,治療抗藥性細菌,與其能夠給校院帶來很高的研發產值,並造福患者。

去年醫院開始導入Power BI系統即時掌握醫院許多重要資訊,急診病人即時動態、佔床率甚至各手術房與檢查室動態等。我們也運用在醫療品質的管理,例如出院患者3日內再急診或超長期住院患者分析等等。更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也利用Power BI系統監視全員病人發燒的即時動態,可以有效防止院內感染爆發。

AI Hospital也要運用5G技術來實現實現遠距醫療服務,包含遠距會診、AR手術導航系統還有遠距加護病房 (tele ICU)。另外像居家血液透析、遠距心律不整監測、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系統,目前都已經初步在進行了。現在疫情關係,如果可以醫療機器人協助醫護人員照顧患者,可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這是未來我們要走的方向。

建構生醫數據生態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致力於清理建置數據倉儲並建構生醫數據生態圈。未來更會朝向雲端數據系統方向來規劃,讓中醫大體系都可以使用,每個體系的電子病歷與影像都可以上傳到雲端,數據庫將比現在更為龐大,廣泛性也將更好。利用federated learning技術,兼顧個資安全並提供AI機器學習最佳資源。

推動一站式的整合治療服務

梅約醫學中心的特色就是他的團隊醫療,由於複雜病情的患者可能要看很多科的醫師,所以應該是病人不動,醫師動,並且要由團隊來制定醫療計畫,避免各自為政與過度醫療的副作用。因此,我們未來將先依疾病別設立多專科整合門診區,嘗試用這種方式,讓病人可以一站式的接受最佳整合治療服務。

建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療網絡

梅約醫學中心的醫療數位整合與醫療網絡建立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未來會朝向 CMUH network的方向來經營,這個網絡不僅僅是體系醫院,同時包括非體系的診所與各級醫院。我們要把中國附醫的經驗與資源跟大家分享,造福更多的病人,為台灣做更多的貢獻,真正發揮大學附設醫院的價值與使命。此外,異業結盟也很重要,我們在泰晤士排名要進步的話,除了加強與非體系醫院的合作,更要與電子、通信與材料工程等領域合作,並持續努力企業社會責任耕耘。未來還要在公關室成立社群媒體網絡中心,營造良好醫病互動關係與企業形象。

台灣健康產業的領導品牌

最後要再強調「醫療品質」是醫院永續發展的命脈,必須寫進我們體系的DNA,以病人為中心來思考,永遠鞭策自己追求更好的醫療品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落實蔡長海董事長「利他」的精神,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發展尖端、智能、精準、高品質專業的數位醫療體系。展望未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要以世界第一的梅約醫學中心為師,挑戰更多新的醫療專業,讓病人就醫零距離,以病人為中心,成為病人安心信賴的第一名醫院。

 

【新聞資料】:

 


相關圖片:


	榮獲2019第一屆國家企業環保獎表揚。

榮獲2019第一屆國家企業環保獎表揚。


	2019 細胞治療中心成立啟用儀式。

2019 細胞治療中心成立啟用儀式。


	榮獲2018 外交之友貢獻獎表揚。

榮獲2018 外交之友貢獻獎表揚。


	榮獲2020台灣服務業大評鑑醫院金牌大賞。

榮獲2020台灣服務業大評鑑醫院金牌大賞。


	陳建仁副總統接見周德陽院長肯定中國附醫榮獲2019第一屆國家企業環保獎,為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盡心力。

陳建仁副總統接見周德陽院長肯定中國附醫榮獲2019第一屆國家企業環保獎,為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盡心力。


	周德陽院長秉持【醫療0距離,病人第1】的精神,提升醫院整體學術地位及國際影響力。

周德陽院長秉持【醫療0距離,病人第1】的精神,提升醫院整體學術地位及國際影響力。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