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轉譯醫學」可以提升人類生活品質~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博士受邀中國醫藥大學演講闡述生醫科技的「價值鏈」新思維

日期:2023-03-08

資料來源:公共關係中心 吳嵩山 主任

分享:分享到臉書!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 分享到line!


生技醫療是21世紀的明星產業,「轉譯醫學」扮演著知識技術轉化為臨床診療的核心價值;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博士受邀中國醫藥大學做專題演講時,傳遞生醫科技生態的「價值鏈」新思維,指引轉譯醫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跨領域多元的技術及專業服務的整合,專家學者還必須脫下實驗袍,換上商業頭腦才是成功的秘訣!
 

一杯咖啡,7-11賣3-40塊錢,在五星級的餐廳,可以賣到2-300塊錢,同樣一杯咖啡為什麼有不同的價格?高為元校長耐心地諄諄述說,比如從農夫種咖啡豆的品種、產量、烘培、工廠包裝、運輸、販售和店租,然後用了不同的杯子,每一個環節都把這個咖啡的價值提升,最終有的咖啡一杯賣40塊,餐廳裡的一杯咖啡可以賣到兩三百塊,這整個環節就是「價值鏈」的概念。

生醫科技知識型產業亦是如此;剛開始就是研究發展,它裡面會有不同的核心科技,可能是軟體、可能是材料、可能是AI、電子或是半導體等,每一次研發的過程,這個技術的價值就會提升,就像咖啡豆慢慢的延伸至最終這杯咖啡的價值。

除了研發之外,每一個生醫科技產品都有不同的原件,產業鏈會有原件的生產,可能是軟體也可能是硬體,然後再組合起來,市場行銷跟售後服務更是十分重要的,怎麼讓臨床的醫生瞭解、使用這些技術產品,如果出了問題要怎麼解決,所以最終的一個產品價值,是經過跨領域多元的技術連結及專業服務的整合來完成,這個「價值鏈」是一個很關鍵的概念。

最新的生醫科技就是最好的?不一定。曾擔任香港科技園轉化研發所所長的高為元校長分享經驗,你可以用比較成熟的技術,來解決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叫做創新,也是價值;況且,生醫產業需要轉換成商業模式的思維all business,產品的獨特性和市場的「價值定位」在哪裡?決定權其實是顧客跟買主,也就是患者、醫生、護士、藥劑師和付款人,這個產品是對方認為值多少,才有那個價值,而不是發明家也不是這家公司決定。

因此,「轉譯醫學」不是把最新的技術,而是把更有價值的醫療改善方案,進行技術轉移商品化。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3月8日晚舉辦的【博雅經典講座】,邀請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博士以「生醫科技的價值鏈與轉譯」為題發表演講,由郭樹勳副校長主持,洪明奇校長、陳悅生主秘、楊良友國際長等校院主管和師生參與踴躍,會後並開放提問,在水湳校區卓越大樓B2國際會議廳會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絡;高為元校長從一杯咖啡的價格談起,深入淺出的闡述生技醫療產業的價值鏈跟轉譯醫學新趨勢,讓會場聆聽師生如沐春風,也啟發新世代的生醫新秀彼此合作加速研發做技術轉移,造福人類健康。

高為元校長演講時開宗明義強調,「轉譯醫學」可以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我們今天有藥、有儀器、有快篩、有疫苗,歸功於一群具獨特能力的生醫科技人才,不管是醫學或者基礎研究的背景,了解臨床的需求,從實驗室到臨床跨領域的配合,讓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個人,在所謂的「患者旅程」Patient Journey,從預防到診斷、治療、患者監護和復健,在這個生命循環過程,大家運用了很多不同的科技跟技術,各種各樣的儀器和藥物,才能滿足人們醫學上的需求。

大家都聽過產業鏈的論述,「價值鏈」較鮮為人知,它的概念就是,同樣一杯咖啡卻有不同的價格;生醫科技的「價值鏈」是從研發、元件生產、裝配、行銷到售後服務;就拿「呼吸器」舉例,它的核心技術十分成熟也十分單純,就是幫助病人呼吸乾淨的空氣,然後把髒的空氣帶出來,它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硬體及軟體元件,比如說馬達、電池、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製造產品的規格化,維持供應鏈、倉儲配送、物流的管理,以及相關周邊的服務等等,簡言之,生醫科技就是一個跨領域多元的技術及專業的整合。

曾擔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國際研究院副院長、臨床及轉化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的高為元校長說,「轉譯醫學」是把基礎研究的結果應用在某些人身上,然後放大到一個社區、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者整個地球;同時也把社區民眾的一些「痛點」的需求,帶回到實驗室,再進行實驗、研究發展,以解決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它是一種相互關連的共鳴互動。

怎麼把一個技術轉譯成商品?高為元校長以實務經驗歸納:第一:瞭解市場的需求與臨床上的痛點;這就叫市場機會market opportunity,如果你做的東西要是人家不需要的話,沒有商業市場,這個公司就不會成功,況且,市場永遠會有,就看怎麼找到切入點!

第二:瞭解目前的做法和解決方案;首先需要瞭解競爭者在做什麼,大家做的產品不能一模一樣,找到自己研究技術的獨特性,在市場上才有競爭力。

第三:瞭解生醫科技的生態與商品化的過程如監管機制;由於生物科技最終的產品是運用在人的身上,一定要確保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新藥研發產業化的過程漫長,投資金額龐大且成功率低,需要有勇氣和使命感。

第四:脫下實驗袍、換上商業頭腦。

生醫科技與傳統產業是不一樣的;高為元校長說,半導體跟傳統產業要把東西先做出來,人家才會花錢去買,生醫科技只要把技術開發的稍微成熟一點,這個技術就可以賣掉,它就有價值,不一定要從0做到100,只要找到可以承擔風險的時間點轉手,就可以賺到錢,這個思維跟傳統的企業跟傳統產業是很不一樣的。

大家都知道的,臺灣半導體是護國神山,生醫科技就是護國神山2.0,高為元校長形容。一般來說,有活力的生醫科技生態,必要的基本元素包含:資本市場、人才、創新創業文化、基礎建設、公共政策的支持及健全的知識產權法規,以及市場接納的程度。

曾任香港大學副校長的高為元校長舉例,香港是世界第三大的金融中心,它融資的能力很大,香港科技園在短短的幾年,從20幾家中小企業科技公司發展到160幾家的規模,還有幾家公司已經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也設有CTSI,規模蠻大的,很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教育,培育具整合能力與新思維的生醫人才。

2022年是清華大學醫學的元年,將在桃園興建清華醫院,高為元校長並籌設「生醫科技轉譯中心」,期待羅織成立了一個多學科團隊,包括基礎及臨床醫學、理工、法律及監管等,在患者旅程的每一個階段開發相關技術,以加速醫療科技轉譯以減少臨床痛點,同時培訓一批能將技術「從實驗室到臨床」,和臨床需求「從臨床到實驗室」的轉譯科學專家。

在Q&A時間,高為元校長逐一回覆師生們的提問,台上台下互動熱絡,「chatgpt非常夯,對於未來生醫科技的價值鏈跟轉譯,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高校長說,對於AI、chatgpt或者不同的平臺,是否會影響教學跟學習,清華大學扮演一個拓荒者,學校已經組織一個工作小組,對這個議題來做一些研究。

至於未來長什麼樣子,其實是一個問號;高為元校長分享記憶深刻的一個小故事,1999年他去大陸參訪,杭州有一個黃頁的小公司,裡面有10個人,老闆叫馬雲,他說在網上做買賣,網站可以做交易,是一個新的東西,高校長好奇的詢問,「你可以賺錢嗎?」那時候互聯網才剛開始,馬雲抓到這個機會然後發展,慢慢的去為自己的未來願景打拼,現在大家都知道馬雲最後多成功。

高為元校長淡然地說,今天每一個人做的決定,就是我們的未來。他殷切的叮嚀同學,重要的是先認識自己,你的興趣是什麼,這個決定一定不會錯,然後好好把握在大學這幾年的寶貴的學習經驗。

全程參與博雅經典講座的洪明奇校長總結時,熱情歡迎高校長從美國、香港到臺灣來打拼,也感謝高校長啟發同學創業需要的勇氣,投入「轉譯醫學」還要有team的觀念,先把自己的專業做好,再找跨領域的夥伴合作,這樣才會有成功的機會,那些世界級大藥廠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是值得借鏡學習的典範。

小檔案

高為元(W.John Kao)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講座教授,生物材料與生物醫學工程學者,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院士、香港工程師學會院士;曾任香港大學講座教授、副校長、香港科技園轉化研發所所長及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講座教授、國際研究院副院長、臨床及轉化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高為元擔任香港大學副校長期間,負責推動全球研究教育事務,促成香港大學與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大學建立雙聯學位課程;與倫敦大學學院、多倫多大學、芝加哥大學和雪梨大學等建立多邊科研平台。

 

【新聞資料】


相關圖片:


	國立清華大學高為元校長、洪明奇校長與郭樹勳副校長合影(由左至右)

國立清華大學高為元校長、洪明奇校長與郭樹勳副校長合影(由左至右)


	郭樹勳副校長擔任演講主持人

郭樹勳副校長擔任演講主持人


	洪明奇校長在Q&A時間鼓勵在座同學除了專業還要有team work觀念

洪明奇校長在Q&A時間鼓勵在座同學除了專業還要有team work觀念


	高為元校長發表專題演講

高為元校長發表專題演講


	校長洪明奇致贈高為元校長感謝狀

校長洪明奇致贈高為元校長感謝狀


	演講海報

演講海報


	高為元校長與洪明奇校長團隊合影

高為元校長與洪明奇校長團隊合影


	演講活動盛況1

演講活動盛況1


	演講活動盛況2

演講活動盛況2

回前頁